Search

#貴到流鼻血 的日本書包

這陣子每次台媽只要碰到幼稚園的媽媽友,就會聽到她們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貴到流鼻血 的日本書包

這陣子每次台媽只要碰到幼稚園的媽媽友,就會聽到她們問同一件事:「#ラン活 進行得如何了?」

「ラン」是日文 #ランドセル 小學書包簡稱,「活」則是活動的簡稱。活動的意思對台灣人來說或許有點籠統,不過在日本,凡是被稱為「x活」或「o活」的,大致上代表著人生中某個重要的階段。

像是,大學畢業應徵工作的過程叫做「就活」;適婚期找伴侶時叫做「婚活」;老年人預先安排好自己的喪事叫「終活」,所以大家可以想像,買書包對日本人來說有多重要了。

除了孩子終於升上小學的代表性意義之外,我想之所以被稱作ラン活,不外乎是因為光選個書包就夠累、夠麻煩。不明所以的人可能會覺得,「嗯?不是選個夠裝、孩子喜歡的就好?反正壞了再換一個。」對於喜歡把簡單事情複雜化的日本人來說,當然沒那麼簡單。

首先,日本的小學書包非.常.貴,雖說便宜一些的也是有,但平均價格約落在日幣5、6萬(台幣1萬3~1萬5)。而且,這筆錢常是祖父母負擔,當作是送給孩子的入學禮,所以只要好揹、孩子喜歡,價格並不是選購時最主要的考量,揹個10萬、11萬書包的也大有人在。

也就是因為這麼貴,一般孩子一輩子只會拿到一個,小學六年都揹同一個書包更需要細心挑(不過現在孩子長很快,有的到高年級就改用普通的揹包),再加上製作工期長,許多家庭都是在孩子上小學的前一年開始挑選。

聽說,ラン活近年有越來越早的趨勢(日本是4月開學,不知道在趕什麼),不少媽媽們會前一年2月就開始收集各家的商品目錄,3、4月開始逛展場、試揹(疫情期間還要預約),大概到暑假開始前,許多人氣商品就會銷售一空。

眼看4月已經過了一半,台媽好像該開始緊張了,但說真的我完全提不起勁。一方面是我家很不日本的隊友認為,那只是行銷噱頭非必需品;另一方面台媽也懷疑,花這麼多錢在一個書包上真的是為孩子好嗎?

婆婆深知我們倆實際的個性,早早就放話說書包的錢不用擔心他們出,就怕金孫拿爛包。「可是⋯⋯瑞凡(誤)媽~,我回不去了,你們的養老金我更不想亂浪費啊!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台媽有旁敲側擊問寶寶他喜歡什麼顏色的ランドセル,他得意地說:「黑色啊!」(台媽冷笑~還好不是特別色,基本色太好搞定了。)

瀏覽各公司網頁時,寶寶也在旁邊說,「這個好!那個也好!」

台媽則機會教育:「你知道這每個書包都要很多很多錢嗎?」

他懂事地說:「太貴的話⋯⋯就那個天~天天~天~使~的~翅~膀,就好啦!」(#天使之翼)

他邊唱知名的洗腦廣告歌,邊用兩隻手比出雞翅的形狀,讓台媽不知該哭還是該笑。(拜託~那完全沒便宜好嗎?!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萬事問臉友:
台媽如果無理取鬧預算只給1萬日幣,買得到堪用的嗎?用便宜包會怎樣嗎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看台灣媽麻Vicky和日本爸拔Tomo分享優質繪本,讓多語寶寶快樂共讀。
View all posts